2020年10月考期
试题解析
所有试题均来自学员回顾
名词解释
1.四家诗
答案:《诗经》的传授在汉代主要有四家,一是鲁诗,其创始人为鲁国人申培;二是齐诗,出自齐人辕固;三是韩诗,出自燕人韩婴,四是毛诗,出自鲁人毛亨、毛苌。【白皮书第1页、绝杀宝典第1页】
2.以诗为词
答案:以诗为词是苏轼词作的一大特色。主要是指苏轼大大扩大了词的题材,以词的形式记游咏物,怀古伤今,歌颂祖国的壮丽山川,抒发个人的豪情与伤感。打破了“诗言志,词言情”的传统藩篱。【绝杀宝典第16页】
3.新红学
答案:人们一般称胡适、俞平伯和顾颉刚以后的红学为新红学,从时间上说,以五四时期为界限。1921 年胡适的《〈红楼梦〉考证》著作出版,标志着“红学”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,新“红学” 开始了。【白皮书第11页、绝杀宝典第31页】
简答题
1.简述孔子对《诗经》的影响【白皮书第1页、绝杀宝典第3页】
答案:
(1)孔子是第一个将《诗经》选作教学内容的教师,又是第一位研究《诗经》的大师。他精辟地提出:“《诗三百》,一言以蔽【中公自考】之,曰‘思无邪’。”、“不学诗,无以言。”等。
(2)一部《论语》,竟有14处言及《诗》,孔子真正领会了《诗》的精髓。孔子突破了文学的藩篱,立体地、多层次、多角度、全方位地研究《诗经》。
(3)人们习惯于围绕着孔子“删诗说”的争论。《诗经》作为一部典籍,处于一个不断更新、补充、删节、完善的过程。孔子作为主要参与者,应受到重视。
(4)研究孔子对《诗经》的认识和评价,研究孔子从《诗经》中汲取精华,创造了儒学的过程,对于【中公自 考】我们研究古代文化思想的发展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2.《西厢记》的影响【白皮书第9页、绝杀宝典第25页】
答案:
(1)《西厢记》对当时以及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甚大。
(2)《西厢记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是很大的。
(3)从封建统治者和卫道者对它的态度看到《西厢记》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。
(4)《西厢记》翻译著作,影响遍于全世界。
3.《红楼梦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【白皮书第11页、绝杀宝典第33页】
答案:
(1)按照现实生活发展的逻辑在平常的自然的生活中表现人物性格。
《红楼梦》中生活画面和人物给我们的感觉是真实的,如周瑞家的送官花这一情节,很好的串联了大观园中的各个人物。
(2)运用典型意义的情节展示人物思想性格。
如元春省亲、宝玉挨打【中 公自考】、探春理家、抄大观园等不少富有典型意义的情节,特别是宝玉挨打这个情节写得十分激动人心,主次分明地刻画出一系列人物的思想性格,展示他们之间的种种关系,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。
论述题
1.试论述苏辛词风的异同【白皮书第7页、绝杀宝典第21页】
答案:
同:过人的才气、豪放的气质、坎坷的经历,特别是辛弃疾有意学习苏词,都是二人词风接近的原因。
异:(1)时代不同,词人的经历不同,词中的感情内涵也不同。
(2)二人风格个性的差异。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说:“东坡之词旷,稼轩之词豪。”
(3)词调守律不同:苏轼豪放词在北宋即有不谐音律之评,辛词合于音律。
(4)二人对待作词的态度不同:【中公 自考】苏轼有游戏为词的作品;辛弃疾全力为词,表达思想情感和志向抱负。
2.试论述《西游记》的“幻笔”、“戏笔”和“寓笔”【白皮书第10页、绝杀宝典第28页】
答案:
幻笔、戏笔、寓笔构成了西游记的三大艺术笔法。
(1)用幻笔写天界佛国的神奇世界,创造出神话世界、神话人物与神话故事。
(2)用戏笔引起读者哑然失笑,【中公 自考】形成作品诙谐幽默的风格。
(3)用寓笔使人受到启迪。
(4)幻笔是骨架,戏笔是血肉,寓笔是灵魂,三者浑然一体。
2021年自考报名有疑问、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、自考当地政策不了解,点击立即报考咨询
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中公教育自考官方微信公众号(zgzikao),这里第一时间发布自考、成人高考、远程考试热点信息。